为10%而设计——京东逛频道改版

当图形在界面中只占了10%的像素,

设计师可以做什么?好久不见。

最近刚完成京东「逛」频道的体验提升,

距离上次的改版设计已过去一年有余。

每每向大家介绍京东「逛」频道时,总会得到这样的疑问:

于是,就有了这期的选题🤷🏻‍♀️。

一、做设计减法 聚焦内容本身

「逛」频道作为京东主站最大的视频内容场域,

PGC内容在界面中占据相当大的视觉比重。

此时,前台信息的叠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,

经常遇到内容质量上的不可控因素。

因此我们开始为信息做减法,让用户能更聚焦于内容本身。

为10%而设计——京东逛频道改版

比如一开始的沉浸式设计,

在切量测试中发现,由于非定制化素材,

大部分PGC视频自带的字幕与前台信息产生较大程度的重叠。

在简化信息层级后,扩大了原等高区域内的可视范围,

也更适用于京东「逛」多元化的PGC内容,

同时降低前台信息对用户浏览的干扰。

为10%而设计——京东逛频道改版

原沉浸式版头在切量测试后做出简化,再比如新手引导,

相比左边A版的步骤介绍(新用户需经过4次点击才能进入浏览内容),

右边B版的微引导则无需打断用户动线:

在新用户正常浏览过程中辅助提示当前的操作,

降低了用户的行为门槛以减少首次触达频道的跳失率。

为10%而设计——京东逛频道改版

A/B版新手引导设计,你更喜欢哪个?

二、设计乘法 用场景串起内容

目前京东「逛」频道的内容大部分以产品介绍和测评为主,

相比其他平台的娱乐化内容,这类专业干货对于普通用户来说,

始终缺少浏览的动力:因此我们把“场景”做为用户浏览的钩子,

把逛频道里的内容串起来讲。

为10%而设计——京东逛频道改版

比如

在频道二楼,这个“场景”就是用户的生活方式

——每个人不同的角色、喜好等构成自己的生活方式。

在京东「逛」实验版中,设计将多品类内容打包组合呈现,

让用户从生活方式-内容-品,迅速代入到应用场景当中。

为10%而设计——京东逛频道改版

逛频道的实验版设计打通用户-生活方式-内容-品

再比如在搜索,这个“场景”就是用户所面临的问题:

用户的诉求经常是因当前所遇到的问题而出发。

在逛频道里,大量种草和测评内容正好成为从问题-品这中间的一环,

所以在搜索中融入问答、解决方案,

进一步引导用户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单品。

为10%而设计——京东逛频道改版

用频道特有的种草内容连接用户-问答-内容-品

最后,我们再次回到开头的问题——

当图形在界面中只占了10%的像素,设计可以做什么。

无论是上面说到的京东逛频道设计、或是拓展到更多领域里的产品设计,

除了对图形、界面等显性内容的设计之外,

设计更多聚焦于内容背后的逻辑、上下游的连通和行为的牵引上:

最终,让用户在产品中的一切皆为沉浸、流转

摘自:站酷https://www.zcool.com.cn/article/ZMTU5MjQ0MA==.html